登录/注册 搜索

千年古县——追根溯源话罗田

发布时间:Jan 28, 2021 | 作者:


千年古县——根溯源话罗田



image.png



   罗田地处鄂东北部,大别山南麓,背倚中原第一峰天堂寨,面向中部第一市一武汉市。


image.png
image.png





罗田县原名蕲阳县,县衙立在今匡河镇石桥铺四口塘村。相传有一年,从江西瓦西坝来了一户姓罗的和一户姓田的两户人家,他们想到蕲阳县谋生。这天来到义水河淘金寺,向庙里的和尚借宿。第二天天刚亮,罗、田两家人正准备动身告辞,寺里主持便问道:“二位施上,携家带口要去哪里呢?“姓罗的说:“我们要去蕲阳县城谋生,不知还有儿多路?”寺里主持说:“去蕲阳县要翻过东边的一座濛濛山,山高路险,要吃很多苦,不如就在这里安家落户。”主持领着罗、田二主人,走上庙后山头,放眼朝义水河对岸望去,主持指着说:“你们看、对面那座山叫‘风山’,凤头伸向东南,叫‘丹风朝阳’,这河水由东折向西流、不肯离去,叫做义水河,它是舍不得这块宝地呢!你们要是在这儿安家落户、自然能兴旺发达。


罗、田两姓主人见这个地方确实很好,便听了主持的话,在风山脚下烧制砖瓦,兴建房屋安了家。姓罗的开荒种地,养猪养鸡;姓田的办作坊,两家合伙经商。他们找到了三大宝:“ 蚕吐丝”,“蜂酿蜜”,“树结油”。还在山上种了云雾茶和获苓,栽了桂花香板栗。天道酬勤,这些土特产闻名天下,种田又年年五谷丰登,经商生意兴隆。后来,两家人人丁兴旺,他们请来四方工匠,建造亭台楼阁。先在凤山上修了魁星楼和风栖亭,随后又建了学堂,把塆落建造得美观、气派、被人们称之为“罗田大”。


常言道:“栽有梧桐树, 凤凰自飞来”。如此一来,引得各地商人,都来进行贸易,一时“罗田大”成了繁华的闹市。慢慢的,官府也看好这里,将县治从石桥铺搬到了“罗田大”。同时,为了彰显罗、田二姓的团结、友爱、互助美德和艰苦创业精神,经报请朝廷批准,用“罗、田”二姓命名县名,并兴建了风山城


但这只是民间流传的一个美丽故事而已,据著名地方志专家王葆心生前考证,罗田县是罗州田氏县的简称。




image.png
image.png





罗田奇峰比肩,雄关漫道,扼鄂像皖要冲,乃兵家必争之地。罗田历史悠久,文脉厚重。早在新石器时代,罗田就有人类居住,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,自北齐天保三年,即公元552年6月建县至今,已有1465年的历史。第一代居民开始时是在鸠兹落籍,也就是今天的九资河镇,九资是鸠兹的转音。后来,鸠兹形成徐国三十六个附庸国之一的偃姓鸠兹国。周灵王二年(公元前570年)楚伐吴克鸠兹置雩娄县。县治在今九资河衙门畈。西汉孺子婴初始元年(公元8年)建松滋县,县治在今枫树铺。东汉建武二十三年( 公元47年),罗田成为迁人巴人(现土家族)的领地。南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公元448年),现鄂东地城置十八县。罗田地跨三县。濛濛山以东属直水县(蕲阳县前称),县治在今石桥铺的旧县畈。濛濛山以西属东安县,县治在今白庙河镇枫树铺村的金盆垴。大雾山以西和麻城龟山以东属长风县,县治在今河铺镇新昌河畔。

梁普通三年,梁“分霍州置义州”,州治在今石桥铺旧县畈。义州刺史为叛魏南归的田鲁贤,其兄田鲁生任梁像州(今武汉黄陂区地)刺史,亦为叛魏南归的首领。北齐天保二年(公元551年),义州刺史内附北齐。义州名为南梁,实为北齐辖地。北齐天保三年(南梁承圣元年,公元552年)三月初一日,北齐文宣帝高洋诏清河王岳等南伐。主要攻击目标是梁的北江州(原驻鹿城关,即今蕲春县地)。长期拥军自保的北江州刺史鲁悉达的裨将梅天养叛变,引北齐入城(侨治新蔡、今黄梅县地)。鲁悉达引数千人渡江归顺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。这场战争经历三个月。六月清河王岳才班师回北齐。

北江州战争结束以后,长期属南朝的今鄂东地区,突然归属北齐统辖。于是北齐便将北江州改为罗州。同时撒义州置罗田县。因为义州刺史早年内附北齐,仍以巴蛮田氏为县令,取意为罗州田氏县,因名罗田县。罗田县自此属罗州辖县。北周大象元年(公元579年),北州改罗州为蕲州,罗田为蕲州辖县。明洪武十一年,蕲州改隶黄州府,罗田始为黄州府辖县至今。


关于以上考证,王葆心先生在《嘉靖罗田县志建.建置订补》一文中说:“以罗田取田氏命县名观之,意者田氏族居罗田居夥,宋本以罗田地为东安、直水二县安置诸蛮,至今则改义城,已有嘉进诸豪之意,至梁则州郡悉命以义,而又以诸田之氏族、加罗州旧名于田字之上,而以名县,殆亦假借而进之欤。”


他还说:“自后汉移豫部蛮民人光黄诸郡以来,诸族至晋始盛,至宋,不但盛,而且与南北朝争雄。五族中,尤以巴水蛮居首,浠水蛮居末。而罗田巴、浠二水上游(时英山本在罗田内一原)也,所踞山险尤甲他族。故巴蛮之以武显,当以居罗田者尤雄,则田氏是......


由此可见,蛮民政治和军事对于当时朝廷的影响力是何等之大,在位于巴源的罗田这块地方安抚以田氏为主的巴蛮乃势在必行。《梁书.武帝纪》中载:梁武帝萧衍极力支持土族,他在诏书中特别提到要纠正“冠腹倒置,挂甑莫辨”的现象。这些土族们大量兼并土地,广泛收罗“荫户”,拥有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特权。所以雄居此处的巴水蛮田氏,是典型的土族阶层。据有关史籍载,光、黄、汉、沔一带,在宋、齐、梁、陈各代,田氏任刺史、太守居多。仅宋书记,田氏中就有以田益之为辅国将军,田义之为宋安刺史,田光兴为光域太守等官员。综上所述,以罗州称雄一方的田氏巨族姓氏名县是在情理之中的。





image.png
image.png





文章来源:《罗田地名掌故》

王松平根据蔡炳文、陈汉东资料整理

图片来源于网络